春季心理疾病科普——焦虑症
发布时间:2023年04月24日 浏览:

俗话说:一日之计在于晨,一年之计在于春。进入春季后,气温逐渐转暖,人体代谢进入旺盛期、内分泌活动发生变化,较易引起情绪波动,因此3-5月也是心理疾病多发的时段。今天就来了解一下春季的多发心理疾病——焦虑症。

什么是焦虑症?

焦虑症患者会经常或持续地表现出紧张不安,对生活中某些问题过分地担心或烦恼,而这些紧张不安、担心和烦恼与现实并不相称,还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头痛、睡眠障碍、心悸、手抖、出汗、尿频等现象。

大学生群体中焦虑症的发病率较高,这主要与大学生个体的性格特征和环境相关联。前者多见于性格内向、过于敏感的大学生,后者多见于人际关系紧张或学习负担过重的大学生。


焦虑症的种类

一般将焦虑症分为急性焦虑症(惊恐发作)和慢性焦虑症(广泛性焦虑)两大类。

1、急性焦虑症(惊恐发作)

急性焦虑症也叫惊恐发作,主要表现为患者在日常活动中突然感到头晕、心慌、胸闷、气紧、紧张、害怕、难以集中思想、视物模糊,有濒死感、窒息感、失控感。发作持续时间不等,可以持续几分钟到1-2个小时,随后可自行缓解。发作之后患者自觉一切如常,能回忆发作的经过,但可能存在预期焦虑、再次出现类似的发作。

2、慢性焦虑症(广泛性焦虑)

慢性焦虑症即广泛性焦虑,患者会经常或持续的、无明确对象或固定内容的紧张不安,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过分担心或烦恼,而这种紧张不安、担心或烦恼与现实很不相称。典型表现为心慌、疲惫、气急、胸痛,此外还有紧张、出冷汗、晕厥、嗳气、恶心、腹胀、便秘、尿频急等。

焦虑情绪与焦虑症的区分

焦虑情绪是一种常见的负面情绪,例如人们在面临重要考试、生活的重大变化前,大多会感到紧张不安,这是一种正常现象,可以通过自我心理调适得到缓解。适度的焦虑能够提高工作效率,但过度的焦虑则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。

焦虑症则是一种心理疾病,有严格的诊断标准,需要去正规的医院或心理咨询机构进行诊断。它和焦虑情绪的主要不同在于:焦虑症患者的焦虑严重程度与客观事实或处境明显不符,焦虑范围是不限定的,似乎对什么事情都会感到焦虑;且焦虑持续时间过长,而且可能影响患者正常的学习和生活。

预防与应对

    如果只是存在焦虑情绪或者短时间处于焦虑状态,可以这样做:

    1、认知重建

尝试把自己的焦虑想法看成“猜测”而不是“事实”。比起一味沉浸在焦虑情绪中,我们可以试着去寻找一些客观证据,列举哪些事实可以证明负面结果一定会发生、有没有证据显示还有其他可能性。当把我们这些都列出来时,往往会发现自己所焦虑的结果只是很多可能性中的一种。

2、关注直接经验

有时人脑会因过去的消极经历存在认知偏差,导致遇到经历类似情景时不自觉的产生焦虑,但这不意味着消极经历会再次发生。因此,在焦虑时不妨问问自己,经过上次的事件后,自己的认知能力、知识储备和情景本身是否已经发生了变化?我们已经不是过去的那个自己了。

3、想得更长远

负面情绪有时会让人的思维变得狭隘,只看到事情消极的部分,而无法全面地看待问题。因此在焦虑时,可以试着问问自己,“三个月、一年、五年、十年后,我还会这么在意这个问题吗?”

4、积极地自我对话

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去觉察自己的自我对话,并把它们记录下来。有时候只有把它们清楚地记下来,才会发现我们对自己是多么苛责、对自己的要求是多么不合理。随后可以有意识地准备一些积极的自我对话,替代那些自我贬低的信息。 

5、寻求专业帮助

如果在尝试多种调节方式后依旧觉得自己的状态很糟糕,可以寻求更为专业的帮助。可以在精神专科医院咨询专业医生,医生会根据个人症状进行诊断、对症开药,用科学的手段治疗焦虑症。

我校24小时心理热线:18862985220

我校心理中心电话:81050183

江苏省大学生24小时心理热线:025-58255200